白樓古典建築俯瞰青馬橋畔日落 芳園書室再供活化盼連繫馬灣景點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12/04 18:26

最後更新: 2019/12/04 18:33

分享:

分享:

白樓上世紀30年代建成,一度用作公務員宿舍。(陳靜儀攝)

發展局昨日(3日)公布,將景賢里、芳園書室、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及及俗稱「白樓」的霍米園,納入第六期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,政府會資助活化及改造工程,再交由獲選的非利機構以社企業形式營運活化後的設施。當局今日(4日)帶傳媒到4幢歷史建築參觀。

位於荃灣青山公路的白樓,是本港三級歷史建築,原址為霍米園,建於1930年代,當時為香港啤酒廠有限公司在深井興建的首座釀酒廠,並且興建作別墅,但在二次大戰後,建築物於1973年由香港政府購入,並用作公務員宿舍,時任財政司夏鼎基曾入住。

白樓現已改為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,並闢建公眾停車場、無障礙斜道、電力變電站、垃圾收集設施等,而原來的副樓連傭人宿舍經拆卸後,擴建為視聽室及其他配套設施。

白樓外可眺望馬灣海峽及青馬大橋的景色。(陳靜儀攝)

白樓可遠眺馬灣青馬橋

白樓,顧名思義,建築以古典白為主,不論泥牆、柱子、外廊及天台護牆的裝飾扶欄,均呈白色。前院和後院本是一個草地園景花園,供私人鑑賞和休憩之用,後被打造成一個觀景台,供公眾眺望馬灣海峽及青馬大橋的景致。

古物古蹟辦事處建築師陳海韻指出,白樓經活化後可供考慮作食肆、郊野/學習/教育遊客中心、展覽或會議廳、康體文娛場所,或商店及服務行業等。當局容許申請機構拆卸並重新設計副樓及附近的垃圾站等設施;又希望申請者可拆除現時展覽的展板,並進行復修工程,將昔日大宅的建築面貌及歷史重現公眾眼前。

馬灣芳園書室。(陳靜儀攝)

芳園書室重提活化 盼連繫馬灣景點

另一上榜的馬灣芳園書室,屬一幢兩層高的長方型建築物,是馬灣島上碩果僅存的戰前學校,其建築風格中西合璧,布局仿照當時的一室村屋興建。書室最大特色非平屋頂的護牆莫屬,中間有楣飾, 牆身外面有「芳園書室」四個灰塑字,兩邊為花瓣及幾何圖案。

芳園書室曾成首期活化計劃的項目,後於2013年活化為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,但該場地已於2017年由政府接管。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項目經理(文物保育)陳偉建期望,申請機構可善用民間智慧活化書室,保留書室的建築外形、特色、裝飾及前園空地,亦可加入與馬灣歷史、文化及生活有關的展覽,連繫馬灣公園及挪亞方舟等鄰近景點,並沿用已有的無障礙設施,但項目不容許申請者加建建築物。

第六期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昨起接受非牟利機構申請,至明年4月3日截止,料2021年上半年公布結果,當局將於12月17日至20日為申請機構安排開放日,供實地視察。

記者:陳曉瑩